学术论著

著作、教材及软件

作者:王园园 文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发布日期:2020-01-08

 专著、教材(按时间倒序): 


(1)徐海根, 强胜.《中国外来入侵生物》(修订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

本书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全国入侵生物的种类及其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整理了全国陆地、内陆水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667种外来入侵生物的编目信息。


(2)强胜.《植物学》第二版(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本教材以强化植物形态结构、植物类群和分类等经典植物学的内容为鲜明特色,发行10多年来深受广大好评,并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为了反映近些年植物学研究的新成果,本版基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优秀成果,采用“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的新形态教材出版模式,不仅保持了教材内容作为基础课程的实用性,而且把相关新进展作为数字资源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读者可针对性进行自主学习。

本教材适用于农林、师范和综合性大学的生物科学、农学、园林、环境生态等各本科专业的植物学教学。


(3)王智, 蒋明康, 强胜, 秦卫华. 《沿海地区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4.

《沿海地区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研究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入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从辽宁到云南的辽宁蛇岛一老铁山、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双台河口、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八仙山、山东昆嵛山、河北昌黎黄金海岸、上海崇明东滩、九段沙湿地、江苏大丰麋鹿、盐城沿海湿地珍禽、泗洪洪泽湖、浙江大盘山、南麂列岛、凤阳山一百山祖、福建武夷山、漳江口红树林、虎伯寮、广东惠东港口海龟、鼎湖山、海南铜鼓岭、东寨港、大田坡鹿、广西山口红树林、防城金花茶、十万大山和云南纳版河流域等27个典型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现状进行详细的卖地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基本查明了我国典型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现状。包括分布的外来入侵物种的种数、种群分布格局、进入保护区的入侵途径、分布范围、发展趋势以及危害程度,确定了需要长期监测的物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4)梁帝允, 强胜. 《中国主要农作物杂草名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中国主要农作物杂草名录》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麻(类)、油菜、花生、甘蔗、甜菜、柑橘、苹果、梨、茶树等15种农作物杂草89科374属641种,各种均按分类次序编排。每种包括:中文、学名、别名、危害作物和分布,对15种农作物杂草田园科属种数进行了汇总。



(5)韩召军(主编), 强胜(参编)《植物保护学通论》(面向21世纪教材).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

本书是由韩召军教授主编和强胜教授参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综合植物保护各分支学科,将提炼的内容有机地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便于学习的教材体系,系统介绍了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涉及到的各类有害生物及其危害发生规律、预测方法、防治技术与策略,以及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和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本书可作为农科非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农业技术推广及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使用。


(6)徐海根, 强胜.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本书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全国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及其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整理了全国陆地、内陆水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488种外来入侵生物的编目信息,包括外来入侵生物的名称,分类地位,形态性状,分布范围,生态和经济影响,首次发现或引入的地点及时间,起源,扩散途径,生境类型,生活史,营养和环境条件,可能扩散的区域,预防、控制和管理措施等,大部分外来入侵生物配有识别图片。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人员、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者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7)强胜. 《杂草学》(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本教材从杂草的定义入手,系统地叙述了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中国杂草的发生和危害,主要杂草种类;除草剂主要品种的特性、作用机理、适用作物和防除对象以及药效、药害、抗性和残留等;杂草防治的主要方法、主要作物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技术;杂草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在注重杂草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反映当代杂草科学在外来杂草、生物除草剂、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杂草抗药性以及杂草综合防治等最新发展动态。


(8)强胜.《植物学》(国家十五重点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本教材是李扬汉先生主编的《植物学》的继承。全书通过对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以及植物界基本类群和分类的介绍,使学生对植物学这一基础学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本教材的特点是强化植物形态结构、植物类群和分类等经典植物学的内容,同时反映现代生物多样性、外来入侵植物、植物种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还将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分类方法和技术独立设章予以介绍,以体现植物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9)张孝羲, 张跃进(主编), 强胜(参编).《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0)徐海根, 强胜.《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编目》.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本书是由徐海根和强胜教授主编,介绍了我国陆生、水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杂草、树木、海洋生物等二百多种外来入侵物种的编目信息,涉及外来入侵物种的分类、形态性状、分布、起源、入侵途径、生物学、生态学、影响和防治措施等内容,并配有六十多幅彩图。本书可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人员使用的参考书,又适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保护、检疫、农业、林业、海洋等方面管理、生产的指导用书,也是公众了解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参考资料。


(11)徐海根, 王健民, 强胜等(主编). 生物多样性公约热点研究《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安全·遗传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本书由王长永、王健民、强胜、徐海根共同编著,全书分三篇,共九章。第一篇介绍我国外来入侵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的分布、入侵途径及造成的危害;评估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种多样性、遗传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介绍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方法及有关案例;提出我国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对策与建议。

第二篇介绍国内外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和生产现状;分析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阐述世界各国对生物安全问题的态度及其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分析《生物安全议定书》和 WTO 在转基因生物贸易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冲突;提出我国履行《生物安全议定书》和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第三篇分析传统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论存在的缺陷;介绍遗传资源经济价值的分类体系和评估方法,估算野生大豆等重要生物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揭示我国历史上和现阶段遗传资源的输出或流失情况,并以实际案例分析和总结了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教训;系统分析国际上有关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制度,提出我国保护与持续利用生物遗传资源的对策建议。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人员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又可作为公众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的通俗材料。


(12)印丽萍, 颜玉树(主编), 强胜(参编).《杂草种子图鉴》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共收录杂草种子500多种,其中包括历年来从进口农产品中所截获的、部分是国家检疫法规中禁止或限制输入的及部分国内主要杂草。每种都以简要文字描述了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特征、分布、危害、及经济用途,并附有实物彩色照片,其色彩真实、图象清晰,具有较强的实物感和真观性。为从事杂草学工作者的必备工具书,亦可供教学、科研及外事外贸人员等参考。本书内容包括前言、杂草种子分科检索表、各科(48科)杂草种子描述、名词解释、参考文献、中文名检索和拉丁文检索共七大部分。



(13)强胜.《杂草学》(面向21世纪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强胜教授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杂草学》2001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从杂草的定义入手,系统地叙述了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中国杂草的发生和危害,主要杂草种类介绍,除草剂主要品种的特性、作用机理、适用作物和防除对象以及药效药害、抗性和残留等,杂草防治的主要方法,主要作物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技术,杂草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在注重杂草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反映了当代杂草科学在生物除草剂、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杂草综合治理等最新发展动态。


(14)李扬汉, 强胜.《中国杂草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中国杂草志》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的农业科学重点专著,1998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李扬汉教授为主编,强胜教授为副主编。《中国杂草志》包括“前言”和“绪论”,列举了调查对象、范围和主要内容; 我国自然条件和杂草区系分布;调查研究工作的起点、进程和草害调查方法:以及志书的编写经过。正文包括孢子植物中的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杂草共15个科和种子植物杂草中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杂草共91个科,主要恶性杂草及检 疫性杂草和分布,杂草防除概况;杂草综合防除理论的探索(举例);中国田园主要杂草化除技术指南;杂草综合防除。全书所列杂草共106个科、591属、1380 种、 11亚种、60变种、3变型。杂草总数为1454种。除个别及少数亚种或变种外,均配有黑白和彩色插图,图文并茂。书中编有植物界大类群杂草分类检索表,以及各分科、分属和分种的描述及检索表,便于读者查索。各科、属、种(变种)的描述,包括种的形态特征;子实及大部分杂草的幼苗;生物学特性、生境。本着“化害为利”,开发利用野杂植物资源的要求,列有主要用途。这是我国当前第一部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田园(含非耕地)杂草和进境及检疫性杂草志书,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和通俗性的特点,是从事杂草科学教学、研究、推广以及基层农技人员必备的参考书。


(15)黄建中(主编). 强胜(参编)《农田杂草抗药性》.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本书阐述了除草剂抗药性杂草在国内外的发现、分布和危害,论述了抗药性杂草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及杂草对除草剂的抗药性特征。分别介绍了各类除草剂在抗药性生物型杂草体内的生理行为与代谢途经及抗药性产生的机理,从理论上分析了抗药性杂草产生的因素以及分子生物学基础,提出了抗药性杂草综合管理的策略与措施。书中还介绍了杂草抗药性生物型的鉴定原理与技术。本书可供高等农林院校师生、农林科研院所、各级植保与农技推广部门的广大科技人员参考。


(16)《安徽植物志》(第三卷)伞形科.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90.


 软件: 


(1)强胜. 《植物学》网络课程多媒体软件(1.0, 2.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005.


 

 

 

Copyright © 2014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苏ICP备05052060号

地址: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C3007  电话:025-84395117 | 邮编:210095

技术支持:软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