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动态

由我校教授领衔起草的首个杂草检疫国际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作者:解洪杰 文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发布日期:2019-01-26

日前,国际植物保护组织(IPPC)实施审核并正式颁布了首个杂草检疫国际标准《ISPM 27 Diagnostic protocols for regulated pests. DP 19: Sorghum halepense》,(https://www.ippc.int/core-activities/standards-setting/ispms)。该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强胜教授领导的,由中国、美国、土耳其以及加拿大等多国十数位科学家历时8年起草,先后历经十数次审查和修改完善。该标准规定了利用子实、植株(幼苗、成株)形态特征、分子以及生化检测技术的检疫准则、方法和流程,特别针对假高粱及其高粱属其他易混淆5种近缘种鉴别技术特征。

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又名约翰逊草(Johnsongrass)、阿拉伯高粱,著名的外来恶性杂草之一,原产地中海地区,现北纬55°至南纬45°间的58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影响30多种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对各国的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危害。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将其列为重要的检疫杂草。显然,为了有利于促进针对该草检疫的国际合作,需制定假高粱的检疫的国际标准。这对管理这一有国际影响的检疫杂草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经国际植物保护组织同意于2009年批注立项后开始实施,先后经过调研、内容及检测技术和方法的选择、关键技术的试验验证、标准草案的起草、中国及相关国家的检疫专家会评和网评、国际植物保护组织审核等程序。强胜教授是标准草稿起草的主笔,美国和土耳其两位检疫专家参与,其他近十位专家先后参与资料收集、技术验证、组织、审核和修订等工作。该标准采纳的检测检疫技术多数源自我国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这反映出我国在杂草检疫方面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Copyright © 2014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苏ICP备05052060号

地址: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C3007  电话:025-84395117 | 邮编:210095

技术支持:软成科技